中医治疗小儿湿疹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6/25 20:29

中医治疗小儿湿疹常用方法主要有中药外敷、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等。湿疹多因风热湿邪侵袭或脾虚湿盛所致,需根据证型选择个体化方案。

1、中药外敷

常用黄柏、苦参、地肤子等清热解毒药材煎汤湿敷,或使用青黛散、六一散等中成药粉末调敷。渗出期可用马齿苋、野菊花煎液冷敷,慢性期可用当归、紫草油膏滋润。需注意避免患儿抓挠,敷药前清洁患处,过敏体质慎用雄黄类制剂。

2、中药内服

风热证选用消风散加减,湿热证用萆薢渗湿汤,脾虚证参苓白术散调理。常用药材包括金银花、土茯苓、白鲜皮等,中成药如小儿化湿颗粒、肤痒颗粒需遵医嘱。服药期间忌食鱼虾发物,婴幼儿需调整剂量,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需复诊。

3、针灸疗法

选取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位浅刺,配合大椎穴点刺放血。耳穴贴压取肺、脾、神门等部位,每周治疗2-3次。3岁以下幼儿采用揿针浅刺,单次留针不超过5分钟,需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晕针。

4、推拿按摩

清天河水、退六腑手法配合脾经、肺经推拿,每日1次。腹部顺时针摩腹促进运化,背部捏脊提升正气。操作力度需轻柔,皮肤破损处禁用,配合茶油或爽身粉减少摩擦。

5、饮食调理

哺乳期母亲忌食辛辣海鲜,患儿添加辅食后避免芒果、鸡蛋等易致敏食物。适量食用薏苡仁、赤小豆粥利湿,山药红枣粥健脾。每日饮水量按体重计算,保持大便通畅。

治疗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纯棉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洗澡水温不超过38℃,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夜间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抓挠,定期修剪指甲。若出现发热、脓疱等继发感染表现,应立即就医。中医治疗需坚持1-2个月疗程,配合情志疏导减少患儿焦虑情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