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和肾炎可从病因、症状、诊断标准、治疗方式四方面区分。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肾炎则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
1、病因
肾病综合征多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如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等,也可能继发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肾炎的病因包括链球菌感染后肾炎、IgA肾病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继发性因素。
2、症状
肾病综合征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导致的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胸腹水,实验室检查可见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肾炎患者常见肉眼或镜下血尿,伴有轻至中度蛋白尿,部分患者可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水肿程度通常较轻。
3、诊断标准
肾病综合征需满足尿蛋白大于3.5克/24小时、血浆白蛋白低于30克/升两项主要标准,同时伴有水肿和高脂血症。肾炎诊断主要依据尿常规显示血尿和蛋白尿,肾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部分病例需结合补体C3下降等实验室检查。
4、治疗方式
肾病综合征以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为主,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联合环磷酰胺片或他克莫司胶囊。肾炎治疗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方案,IgA肾病可使用缬沙坦胶囊控制蛋白尿,急进性肾炎可能需要甲泼尼龙注射液冲击治疗。
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3-5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尿量和体重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并按时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出现严重水肿或尿量明显减少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