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患者可通过少量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补充优质蛋白、适量摄入维生素等方式进行饮食保健。糜烂性胃炎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少量多餐
每日进食5-6餐,每餐控制在200-300毫升容量。胃黏膜修复需要持续营养供给,但单次进食过多会加重胃酸分泌。可将主食分为小份,如半碗软米饭搭配50克蒸鱼,间隔2-3小时补充无糖酸奶100毫升。避免空腹时间超过4小时导致胃酸刺激黏膜。
2、易消化食物
优先选择嫩豆腐、鸡蛋羹、山药泥等低纤维食物。烹饪采用蒸煮炖方式,肉类选择鸡胸肉、龙利鱼等脂肪含量低的品种,切碎后制成肉丸。主食以发面馒头、软烂面条为主,蔬菜需去皮去籽并煮至软烂,如胡萝卜泥、南瓜糊等。禁用油炸、烧烤等烹饪方式。
3、忌刺激性食物
严格避免辣椒、生蒜、芥末等调味品,禁饮浓茶、咖啡、酒精饮品。酸性水果如柑橘、菠萝等可能加重黏膜损伤,建议选择苹果、香蕉等温和水果。过热过烫食物会直接损伤胃黏膜,食物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下。粗纤维蔬菜如芹菜、竹笋需暂时停止食用。
4、补充优质蛋白
每日摄入60-80克蛋白质促进黏膜修复,优选牛奶、鸡蛋清、鳕鱼等低脂高蛋白食物。大豆蛋白需制成豆浆或豆腐食用,避免整粒黄豆。消瘦患者可添加乳清蛋白粉10克/日,用40℃温水冲服。合并贫血时可增加猪肝泥每周2次,每次50克。
5、适量维生素
维生素A和维生素C有助于黏膜修复,可从西蓝花、菠菜等煮软的绿叶菜中获取。维生素B族可改善消化功能,选择小米粥、酵母片等补充。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适量食用核桃粉、芝麻糊等。避免空腹服用维生素片剂,建议随餐服用复合维生素制剂。
糜烂性胃炎患者需建立规律进食时间表,晨起空腹饮用30℃温水100毫升唤醒胃肠功能。进食时保持坐姿端正,细嚼慢咽至食物呈糊状。餐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可缓步行走促进消化。记录每日饮食反应,出现腹胀、反酸等情况时及时调整食谱。合并严重疼痛或黑便时需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