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烫伤伤口可使用生理盐水、碘伏溶液、无菌纱布、医用棉签和烫伤膏等物品。烫伤后正确处理伤口有助于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1、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浓度为0.9%,与人体体液渗透压一致,不会刺激伤口。使用前可将生理盐水倒入干净容器,用无菌棉签蘸取后轻柔擦拭烫伤创面,清除表面污染物。冲洗时注意保持水流方向从伤口中心向外周,避免将污物带入深层组织。生理盐水冲洗后需用无菌纱布吸干残留液体。
2、碘伏溶液
碘伏溶液含有效碘0.5%,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使用时将碘伏原液稀释至浅棕色,用棉球蘸取后以画圈方式由内向外消毒创面及周围2厘米皮肤。碘伏消毒后无须再用酒精脱碘,但对碘过敏者禁用。大面积烫伤需谨慎使用,避免碘吸收过量。
3、无菌纱布
无菌纱布应选择4-6层透气型,覆盖面积需超过创缘1-2厘米。包扎前先清洁创面,在伤口表面均匀涂抹烫伤膏后覆盖纱布,用医用胶带固定。每日更换1-2次,若纱布粘连创面可用生理盐水浸湿后缓慢揭开。深二度以上烫伤建议使用不粘纱布防止二次损伤。
4、医用棉签
医用棉签需选用独立包装灭菌产品,单支使用后立即丢弃。清理伤口时棉签与创面呈45度角,单向滚动擦拭避免来回摩擦。对于水疱破损处,可用棉签轻轻滚压吸除渗出液。注意棉签不可接触药膏瓶口,防止交叉污染。
5、烫伤膏
烫伤膏主要成分为磺胺嘧啶银或湿润烧伤膏,具有抗菌和促进表皮再生作用。使用前清洁创面,将药膏均匀涂抹至2-3毫米厚度,范围超过创缘1厘米。浅二度烫伤每日换药1次,深二度烫伤需配合抗菌敷料。过敏体质者首次使用前需做小面积皮试。
烫伤后应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15-20分钟降温,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小面积浅度烫伤可自行处理,但出现皮肤苍白、感觉减退或面积超过手掌的烫伤需及时就医。恢复期间保持创面干燥清洁,避免抓挠,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衣物覆盖烫伤处应选择柔软纯棉材质,防止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