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发炎一般可以通过局部消毒和药物治疗缓解,若出现化脓或持续红肿需就医处理。耳洞发炎可能与细菌感染、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渗液等症状。
耳洞发炎初期仅有轻微红肿时,可用医用酒精或碘伏每日消毒2-3次,保持局部干燥。避免用手触碰或转动耳钉,减少摩擦刺激。可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外用抗生素药膏。选择透气性好的纯银或医用钢材质耳钉,降低过敏概率。观察3-5天若无改善或出现黄色分泌物,需考虑细菌感染加重。
当耳洞周围形成明显脓包、持续跳痛或伴随发热时,提示感染扩散。此时需由医生进行专业清创,可能需要取出耳钉并引流脓液。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若反复发炎形成肉芽肿,可能需激光或手术切除。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继发严重感染,应尽早就医。
日常护理需保持耳部清洁干燥,游泳洗澡时使用防水贴保护。避免使用劣质金属耳饰,更换耳钉前需消毒双手。发炎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若出现剧烈疼痛、耳垂肿大变形或淋巴结肿大,应立即至皮肤科或急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