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甲状腺功能异常、精神压力、过度节食等原因引起。主要有内分泌紊乱、生殖系统疾病、代谢异常、心理因素、营养不良、药物影响等。
1、内分泌紊乱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是常见原因,可能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长期熬夜或肥胖可能干扰激素分泌,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失衡。伴随乳房胀痛、情绪波动等症状时,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
2、生殖系统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有月经稀发或闭经,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可能出现痤疮、多毛等症状。子宫腺肌症会引起经量增多和痛经,超声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治疗可选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严重者需手术干预。
3、代谢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月经周期延长,甲亢则可能引起经量减少。患者常有怕冷或怕热、体重异常变化等表现。需通过甲状腺激素检测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控制原发病。
4、心理因素
长期焦虑或抑郁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月经紊乱。考试压力、工作紧张等应激状态下,可能出现暂时性闭经。建议通过正念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可短期使用氟西汀胶囊、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
5、营养不良
过度节食或偏食导致体重过低时,体内脂肪比例不足会影响雌激素合成。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经量减少,伴随乏力、头晕等症状。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必要时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剂。
6、药物影响
紧急避孕药可能引起当次月经提前或推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片可能诱发闭经。化疗药物常导致卵巢功能抑制,出现停经现象。建议用药前咨询医生,必要时配合使用坤泰胶囊、定坤丹等中成药调理。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月经周期,建议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饮食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避免过度饮用咖啡或浓茶。记录月经周期变化,若持续紊乱超过3个月或伴随严重腹痛、异常出血时应及时就诊妇科,完善性激素六项、盆腔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