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久治不愈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局部感染未彻底清除、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病变以及日常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糖尿病足通常表现为足部溃疡、疼痛、皮肤发黑或坏死等症状,需综合干预治疗。
1.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和神经功能,延缓伤口愈合。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避免血糖波动过大。饮食上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2.局部感染未清除
足部溃疡易继发细菌感染,若未规范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或莫西沙星片抗感染。深部感染需配合清创术引流脓液。
3.血液循环障碍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会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影响组织修复。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可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微循环,严重缺血需血管介入治疗重建血运。
4.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受损使患者对足部外伤不敏感,易反复损伤。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可缓解症状,但需配合足部保护措施。日常需避免赤足行走,穿宽松透气的糖尿病专用鞋袜。
5.护理措施不当
错误的足部清洁方式或自行处理伤口可能加重病情。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彻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缝干燥。发现胼胝、水疱时应由专业医护人员处理,禁止自行修剪或使用腐蚀性药物。
糖尿病足患者需建立多学科管理方案,包括内分泌科调控血糖、血管外科改善血供、创面治疗中心专业换药。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变化,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足部承重过大。出现新发溃疡或原有创面恶化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