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长期腹泻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等症状。
1、调整饮食
饮食不当可能诱发或加重腹泻,需避免辛辣刺激、生冷油腻及高糖食物。选择低渣、低纤维饮食,如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烹饪时注意食材新鲜与卫生。
2、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调节菌群平衡,细菌感染需用诺氟沙星等抗生素。用药期间需观察排便性状变化。
3、病因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需配合解痉药与心理调节,炎症性肠病需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等抗炎药物。乳糖不耐受者应避免乳制品,慢性胰腺炎需补充胰酶。明确病因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规范治疗。
长期腹泻患者应记录每日饮食与症状变化,避免自行滥用止泻药。注意腹部保暖,适当补充水分与电解质。若伴随发热、血便或体重下降,须及时进行肠镜等检查。日常可食用蒸苹果、山药粥等健脾食物,避免酒精与咖啡因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