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时膝盖关节疼痛可能与关节劳损、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滑膜炎、韧带损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1、关节劳损
长期负重行走或运动过量可能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疲劳性损伤,表现为钝痛或酸胀感。日常需减少爬楼梯、深蹲等动作,局部热敷配合低强度拉伸有助于缓解症状。若疼痛持续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
2、骨关节炎
中老年人群常见退行性病变,关节软骨磨损后引发骨质增生,典型表现为晨僵和活动后疼痛。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治疗需控制体重,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改善软骨代谢。
3、半月板损伤
运动扭伤或退变导致半月板撕裂时,会出现关节交锁感和特定角度的锐痛。磁共振检查可明确损伤程度。急性期需制动并冰敷,严重者需关节镜下行半月板缝合术或部分切除术。
4、滑膜炎
关节滑膜受炎症刺激会分泌过量滑液,表现为膝关节肿胀发热。类风湿因子检测可鉴别病因。急性发作期需限制活动,服用塞来昔布胶囊控制炎症,必要时行关节腔穿刺抽液。
5、韧带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常见于急停变向运动,伴随关节不稳感和剧烈疼痛。抽屉试验和磁共振可确诊。轻症可用铰链式支具固定,完全断裂需韧带重建手术,术后需系统康复训练。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避免长时间跪姿或盘腿坐。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可适量食用牛奶、深绿色蔬菜。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关节变形、夜间痛等症状时,须尽快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