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无须进行CT检查,但若出现颅内并发症或疑似胆脂瘤时需遵医嘱完善CT扫描。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急性中耳炎迁延不愈、咽鼓管功能障碍或细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耳流脓、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规诊断主要依靠耳镜检查、听力测试及分泌物培养。耳镜可直观观察鼓膜穿孔和脓液性状,纯音测听评估听力损伤程度,细菌培养则明确致病菌以指导用药。若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发热、眩晕或面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可能提示颅内感染或胆脂瘤侵犯,此时需通过颞骨高分辨率CT明确病变范围及骨质破坏情况。对于反复发作或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CT也有助于评估手术指征。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脑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时,CT检查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CT能清晰显示中耳乳突腔的软组织阴影、骨质侵蚀及颅内病灶,但需注意电离辐射风险。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应严格评估检查必要性,必要时可优先选择磁共振成像。
确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后,需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污水入耳。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分散片等药物控制感染,听力显著下降者需考虑鼓室成形术。日常应预防感冒,纠正擤鼻方式,定期复查耳内镜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