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酒精肝患者及时治疗通常可长期生存,关键取决于戒酒和规范治疗。治疗方式主要有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肝移植评估、定期随访。
1、戒酒
戒酒是治疗酒精肝的核心措施,可阻止肝损伤进展。酒精性肝炎患者完全戒酒后,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可能逐渐改善。戒断期可能出现震颤、焦虑等症状,严重时需医疗干预。建议通过心理咨询、互助小组等方式巩固戒酒效果。
2、营养支持
酒精肝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需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每日应摄入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等。同时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有助于修复肝细胞。重度营养不良者可能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3、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用于严重酒精性肝炎,如泼尼松龙片。保肝药物如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可改善肝功能。合并肝纤维化时,可考虑使用抗纤维化药物。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加重肝脏负担。
4、肝移植评估
对于肝功能失代偿患者,需评估肝移植可能性。移植前需严格戒酒6个月以上,并通过精神心理评估。术后仍需终身戒酒,并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预防排斥反应。
5、定期随访
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超声和纤维化指标。监测项目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发现病情进展时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中度酒精肝患者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肝脏负担。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严格控制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摄入。根据肝功能情况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每周锻炼3-5次,每次30-60分钟。完全戒酒基础上,多数患者可获得较好预后,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需注意酒精肝可能合并脂肪肝或病毒性肝炎,应完善相关检查并同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