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同房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加重经期不适或导致经血逆流。生理期同房主要有感染风险升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概率增加、痛经症状加重、经血逆流四个危害。
1、感染风险升高
生理期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同房可能将外界细菌带入生殖道,增加阴道炎、盆腔炎等感染概率。经血作为细菌培养基可能加速病原体繁殖,常见症状包括下腹坠痛、异常分泌物或发热。出现感染症状需就医,医生可能开具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感染药物,同时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2、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行为时子宫收缩可能促使经血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脱落的内膜细胞在盆腔种植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该疾病典型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性交痛或不孕,确诊需结合超声检查。临床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或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抑制内膜生长。
3、痛经症状加重
性刺激引发的前列腺素分泌会增强子宫收缩强度,可能加剧原有痛经症状。部分女性会出现恶心、腰骶酸痛等伴随表现,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尝试热敷下腹部缓解,严重痛经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或元胡止痛滴丸。
4、经血逆流
性行为体位压力可能改变经血排出方向,导致经血通过输卵管进入腹腔。少量逆流通常可被机体吸收,但反复发生可能诱发慢性盆腔粘连。临床可见同房后突发下腹剧痛,需与黄体破裂等急腹症鉴别。预防措施包括避免经期后半段同房及剧烈体位。
建议生理期避免同房,保持外阴清洁并勤换卫生用品。可适量饮用红糖姜茶帮助经血排出,避免剧烈运动或盆浴。若同房后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异常出血,应及时至妇科就诊排查感染及其他并发症。日常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减少局部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