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戒酒。酒精性肝病可通过戒酒、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并发症管理、肝移植等方式干预。该病主要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表现为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症状。
1、戒酒
戒酒是酒精性肝病治疗的核心措施。停止酒精摄入可阻断肝细胞持续损伤,早期戒酒甚至可能逆转部分肝脏病变。患者需完全避免含酒精饮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戒断支持。戒断期间可能出现震颤、焦虑等戒断反应,严重时需医疗干预。
2、营养支持
长期酗酒者常合并营养不良,需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E等营养素。建议选择鱼类、蛋类、乳制品等易消化蛋白来源,搭配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蔬菜。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可能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3、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阶段可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护肝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能修复肝细胞膜,复方甘草酸苷片具有抗炎作用,双环醇片可改善肝功能。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替代戒酒。
4、并发症管理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需通过内镜下套扎术预防出血,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菌群以降低血氨。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行腹腔穿刺引流。
5、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经严格评估后可考虑肝移植,但需满足至少6个月戒酒期。移植后仍需终身禁酒,并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术后5年生存率与戒酒依从性密切相关。
酒精性肝病患者除严格戒酒外,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需清淡易消化,限制高脂食物,每日适量摄入坚果、全谷物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但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出现皮肤黄染、腹胀加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家属应协助患者建立戒酒社会支持系统,避免复饮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