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性失眠可通过调整作息、放松训练、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焦虑性失眠通常由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焦虑症等因素引起。
1、调整作息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焦虑性失眠。建议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避免白天长时间补觉。睡前1-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进行轻度阅读或听舒缓音乐。卧室环境应保持安静、黑暗和适宜温度。
2、放松训练
渐进式肌肉放松和深呼吸练习能缓解焦虑症状。可平躺后依次放松脚趾、小腿、大腿等部位肌肉,配合缓慢深呼吸。每天练习10-15分钟,坚持2-4周可显著改善入睡困难。热水泡脚或温热敷颈部也有助于放松身心。
3、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对焦虑性失眠效果显著。通过改变对失眠的错误认知,减少睡前焦虑。可记录睡眠日记帮助识别影响因素,建立正向睡眠联想。专业心理咨询能处理潜在焦虑问题,建议每周进行1-2次治疗。
4、药物治疗
严重焦虑性失眠可遵医嘱使用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苯二氮䓬类药物,以及佐匹克隆片、右佐匹克隆片等非苯二氮䓬类催眠药。帕罗西汀片、舍曲林片等抗焦虑药可改善基础焦虑症状。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日常应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品,晚餐不宜过饱。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但睡前3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建立睡前固定放松程序,如温水浴、轻柔伸展等。长期失眠或伴随严重焦虑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保持积极心态,避免过度关注失眠问题,多数焦虑性失眠通过系统治疗可获得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