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耳炎需掌握保持耳部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增强免疫力、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耳道异物、科学使用耳机等6个措施。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积极预防可降低发病概率。
1、保持耳部干燥
洗澡或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阻挡水流进入外耳道,若耳道进水可将头部倾斜单脚跳跃促进排出。潮湿环境易滋生细菌,诱发外耳道炎并蔓延至中耳。日常无须频繁掏耳,耳垢具有天然抗菌作用,过度清洁反而破坏保护屏障。
2、避免用力擤鼻
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同时捏紧双侧鼻孔用力擤鼻。过强气压可能使鼻咽部分泌物通过咽鼓管逆流至中耳腔。感冒期间可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减少分泌物滞留。儿童咽鼓管较短平,更需家长指导正确擤鼻方式。
3、增强免疫力
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缺乏维生素A或锌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适量补充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咽部。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提升呼吸道防御能力。
4、及时治疗上感
急性鼻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易继发中耳炎,出现鼻塞流涕超过3天或伴发热时需就医。细菌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性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避免用力吸鼻涕导致病原体扩散。
5、避免耳道异物
禁止用发卡、棉签等物品深入耳道掏挖,以免划伤皮肤引发感染。儿童玩耍时家长需监督防止小玩具塞入耳内。昆虫入耳可用手电筒光诱引或滴入食用油窒息后就医取出。耳道瘙痒可能为真菌感染,应使用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
6、科学使用耳机
连续佩戴耳机不超过60分钟,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下。过度噪音刺激可能导致鼓膜充血,增加中耳炎易感性。选择透气性好的头戴式耳机,避免入耳式耳机长时间压迫外耳道。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缓解气压变化影响。
预防中耳炎需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婴幼儿喂奶时保持头部抬高姿势避免呛奶,吸烟者应远离儿童减少二手烟暴露。出现耳部不适或听力异常时及时就诊,避免拖延导致鼓膜穿孔等并发症。定期进行耳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咽鼓管功能障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