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疗法、穴位按摩等中医方法治疗。青光眼可能与肝郁气滞、肝肾阴虚、痰湿阻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压升高、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
1、中药内服
中医认为青光眼多与肝肾功能失调有关,常用中药包括石决明、夏枯草、菊花等。石决明具有平肝潜阳的功效,有助于降低眼压。夏枯草能清肝明目,缓解眼胀痛。菊花可疏散风热,改善视力模糊。中药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调整方剂,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常用穴位包括太阳穴、攒竹穴、风池穴等。太阳穴可缓解头痛眼胀,攒竹穴有助于改善视力,风池穴能疏通头部气血循环。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每周治疗2-3次,10-15次为一个疗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酸胀感,属正常反应。
3、穴位按摩
日常可自行按摩睛明穴、四白穴、合谷穴等穴位。睛明穴位于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按压有助于缓解眼疲劳。四白穴在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按摩可改善眼周血液循环。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刺激该穴位可辅助降压。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力度以微酸胀为宜。
中医治疗青光眼需长期坚持,配合定期眼科检查监测眼压变化。日常应避免情绪激动、过度用眼,保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食用枸杞、决明子等养肝明目之品。避免在暗处长时间停留,剧烈运动可能诱发眼压升高,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若出现眼痛加重、视力骤降等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