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时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调整体位、记录发作时间和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抢救。癫痫发作通常由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可能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
1、保持呼吸道通畅
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出现口吐白沫或呕吐,需立即将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分泌物,避免误吸导致窒息。不可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硬物,以免损伤牙齿或引发呕吐。若患者佩戴假牙,应及时取出。
2、防止受伤
迅速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患者头部下方垫软物保护。发作期间不可强行按压肢体,避免骨折或肌肉拉伤。发作后可能出现短暂意识模糊,需防止跌倒或撞伤。公共场所发作时需疏散围观人群,保持环境安静。
3、调整体位
帮助患者转为侧卧位,该姿势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减少误吸风险。松开领口、腰带等紧束衣物,保持呼吸顺畅。发作结束后不要立即扶起,待完全清醒后再协助坐起。持续抽搐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紧急送医。
4、记录发作情况
观察并记录发作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抽搐部位及形式,有无大小便失禁等细节。可用手机拍摄发作视频供医生参考。记录近期发作频率、诱因和服药情况,这些信息对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5、及时就医
首次发作、发作时间过长、发作后持续昏迷或呼吸困难等情况需立即送医。癫痫持续状态属于急症,需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控制发作。日常应遵医嘱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左乙拉西坦片、卡马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定期复查脑电图。
癫痫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酒、闪光刺激等诱因。饮食需均衡营养,适当补充维生素B6和镁元素。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随身携带患者信息卡,注明疾病类型和用药情况。运动选择游泳、散步等低风险项目,避免潜水、攀岩等危险活动。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