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不一定要打针,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口服药物缓解症状。痛风急性发作时通常采用抗炎镇痛药物控制,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三类。若出现持续剧烈疼痛、多关节受累或合并感染等特殊情况,可能需要注射治疗。
痛风急性期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首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等抑制炎症反应。秋水仙碱适用于发作12小时内早期干预,可有效减轻尿酸结晶引发的免疫应答。短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胃肠功能不耐受患者,通常用药3-5天症状可明显缓解。
当口服药物疗效不佳或存在禁忌证时,医生可能考虑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这种情况多见于大关节严重肿胀影响活动功能,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限制口服用药。局部注射能快速降低关节腔内炎症因子浓度,但需严格无菌操作以避免感染风险。
痛风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等,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急性期需减少患肢活动,发作间歇期可遵医嘱使用降尿酸药物。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将数值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有助于预防复发。若每年发作超过两次或出现痛风石,建议风湿免疫科专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