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氧合指数低于250毫米汞柱、多肺叶浸润、意识障碍、氮质血症、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低体温、低血压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等。符合上述标准中任意一项即需考虑重症肺炎可能,需立即住院治疗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呼吸频率加快是机体代偿性反应的重要指标,当患者每分钟呼吸次数持续超过30次时,往往提示存在严重氧合障碍。氧合指数通过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计算,数值低于250毫米汞柱表明肺气体交换功能显著受损。胸部影像学显示多肺叶浸润反映肺部感染范围广泛,病灶累及多个肺叶时病情更为危重。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谵妄等意识改变可能由缺氧、感染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尿素氮水平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反映骨髓抑制或严重感染,血小板减少可能预示凝血功能障碍。体温低于36摄氏度或需要升压药物维持血压都是全身炎症反应严重的表现。
对于疑似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及时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肝肾功能、炎症标志物、胸部影像学等检查。治疗方面需在明确病原体前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片,必要时可加用注射用莫西沙星。同时要给予氧疗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出现呼吸衰竭者需考虑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营养支持也至关重要,可经口或鼻饲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流质饮食。密切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定期复查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