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降低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风险,但不能完全阻断感染。支原体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医用外科口罩能过滤大部分飞沫颗粒,但对更小的气溶胶颗粒防护有限。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是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医用外科口罩由三层无纺布构成,外层防水、中层过滤、内层吸湿,能有效阻挡直径超过5微米的飞沫颗粒。在医疗机构或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可减少病原体吸入概率。口罩贴合面部时防护效果更好,需避免触摸口罩外侧,每4小时或潮湿后及时更换。
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也可通过气溶胶传播,这些微小颗粒可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医用外科口罩对直径小于5微米的气溶胶过滤效率有限,无法提供完全保护。免疫力低下人群或密切接触感染者时,需配合其他防护措施。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勤洗手、加强通风同样重要,高风险环境可考虑佩戴防护级别更高的口罩。
建议出现持续发热、干咳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支原体肺炎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药物治疗。日常注意营养均衡和适度运动,增强呼吸道免疫力,在流行季节减少前往密闭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