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左侧疼痛可能与胃肠功能紊乱、结肠炎、泌尿系统结石、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腹壁肌肉拉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隐痛、绞痛、胀痛或刺痛等症状,具体需结合伴随体征和检查结果判断。
1.胃肠功能紊乱
饮食不规律或精神紧张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异常,引发左侧腹部隐痛或痉挛感。此类疼痛多与排便相关,可能伴随腹胀、肠鸣音亢进。调整饮食结构、规律作息及腹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若反复发作,需排除肠易激综合征等器质性疾病。
2.结肠炎
细菌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可导致降结肠、乙状结肠炎症,表现为左下腹持续性钝痛,排便后减轻,常伴黏液便或血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低热。确诊需结肠镜检查,治疗常用美沙拉秦肠溶片、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药物。
3.泌尿系统结石
左侧输尿管结石可引发突发性刀割样疼痛,向会阴部放射,伴血尿、尿频。肾结石移动时疼痛尤为剧烈,可能引发肾绞痛。超声或CT可明确结石位置,较小结石可通过多饮水、服用排石颗粒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4.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女性左侧附件炎、卵巢囊肿蒂扭转或异位妊娠可引起左下腹坠痛,疼痛性质与月经周期相关。附件炎常伴阴道分泌物增多,异位妊娠可能出现停经后阴道出血。需妇科检查联合超声诊断,急腹症情况需紧急手术干预。
5.腹壁肌肉拉伤
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可能导致左侧腹直肌或腹外斜肌损伤,表现为局部压痛、活动时疼痛加重。触诊可及肌肉紧张或肿块,休息后逐渐缓解。急性期可冷敷,48小时后热敷,严重者需物理治疗。
建议记录疼痛发作时间、性质及诱因,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减少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品。持续疼痛超过6小时、伴发热呕吐或便血时,应立即就医完善血常规、超声等检查。女性患者需特别注意月经史,育龄期女性应排除妊娠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