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可能致癌的行为主要有吸烟、过量饮酒、长期接触致癌物质三种。吸烟与肺癌等多种癌症密切相关,过量饮酒会增加肝癌等风险,长期接触苯等化学物质可能诱发白血病。
1、吸烟
烟草燃烧产生的焦油、尼古丁等物质可直接损伤呼吸道和肺部细胞。长期吸烟者患肺癌的概率显著增高,同时可能诱发口腔癌、喉癌等恶性肿瘤。吸烟时产生的二手烟同样具有致癌性,可能危害周围人群健康。戒烟是降低癌症风险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戒烟后身体各器官功能会逐渐恢复。
2、过量饮酒
酒精在体内代谢产生的乙醛具有明确的致癌作用,可能损伤肝脏细胞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长期大量饮酒还会增加食管癌、胃癌等消化道肿瘤风险。酒精与烟草协同作用时致癌性更强。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存在肝病基础的人群更应严格控制饮酒量。
3、接触致癌物
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的苯、石棉等化学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能诱发白血病、间皮瘤等恶性肿瘤。日常生活中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汽车尾气中的多环芳烃等也具有潜在致癌性。做好个人防护、改善工作环境通风、选择环保建材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接触风险。
除避免上述三种高危行为外,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建议适量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质可帮助清除体内自由基。定期进行防癌体检,特别是有癌症家族史或长期接触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重视早期筛查。出现不明原因消瘦、异常出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