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主要有皮肤黏膜苍白、食欲减退、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发育迟缓等。缺铁性贫血是婴儿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引起。
1、皮肤黏膜苍白
婴儿缺铁性贫血时,由于血红蛋白减少,皮肤和黏膜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苍白,尤其是面部、口唇、甲床等部位较为明显。家长需注意观察婴儿的肤色变化,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
2、食欲减退
缺铁会影响婴儿的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下降、拒食或异食癖。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加重贫血症状,家长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富含铁质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瘦肉泥等。
3、烦躁不安
缺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婴儿可能出现易激惹、哭闹不止、睡眠不安等症状。这些表现可能与脑组织缺氧有关,家长需保持耐心,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4、呼吸急促
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婴儿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活动后气促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心率增快、心脏扩大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干预。
5、发育迟缓
长期缺铁会影响婴儿的体格和智力发育,表现为体重增长缓慢、运动发育落后、认知能力低下等。家长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预防婴儿缺铁性贫血,家长需注意合理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红肉、动物肝脏等。母乳喂养的婴儿4-6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应选择铁强化配方。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发现贫血及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避免自行用药。同时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促进铁的吸收,保证婴儿均衡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