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胃癌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溃疡恶变、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疼痛、消瘦、呕血、黑便等症状。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式,适用于早期和局部进展期胃癌。常见术式包括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全胃切除术等。手术可切除肿瘤组织,但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等并发症。患者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肿瘤复发情况。
2、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通过使用抗肿瘤药物杀灭癌细胞,常用化疗药物包括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注射液、卡培他滨片等。化疗可作为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姑息治疗。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血常规。
3、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DNA,常与化疗联合应用。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胃癌术前治疗、术后辅助治疗或复发转移灶的姑息治疗。放疗可能导致放射性胃炎、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注意营养支持。
4、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常用药物包括曲妥珠单抗注射液、雷莫芦单抗注射液等。靶向治疗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适用人群,具有特异性强、副作用较小的特点。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和监测心脏功能等指标。
5、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抗肿瘤,常用药物包括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治疗适用于PD-L1高表达或微卫星不稳定性高的晚期胃癌患者。可能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早期识别和处理。
胃癌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腌制、熏烤、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定期复查胃镜、肿瘤标志物等指标,遵医嘱规范治疗。出现腹痛加重、呕血、黑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