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功能异常可能出现水肿、排尿异常、疲劳乏力、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症状。肾脏健康问题通常由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结石、药物性肾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测、肾脏超声等方式诊断。
1、水肿
肾脏排水功能下降会导致眼睑及下肢水肿,晨起时症状明显。这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钠水潴留有关,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患者。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伴随症状。临床常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配合低盐饮食控制水肿。
2、排尿异常
夜尿增多或尿量减少均提示肾功能异常。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时出现夜尿增多,而尿量骤减可能提示急性肾损伤。部分患者伴随尿泡沫增多、血尿等症状。需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必要时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保护肾功能药物。
3、疲劳乏力
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气促。这与毒素蓄积影响骨髓造血功能相关,常见于慢性肾衰竭患者。可检测血红蛋白水平,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琥珀酸亚铁片等纠正贫血。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不全时磷代谢障碍引发皮肤干燥瘙痒,尤其见于透析患者。血磷升高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伴随骨痛、皮肤钙化等症状。需限制高磷食物摄入,使用碳酸镧咀嚼片等磷结合剂,严重时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食欲减退
尿毒症毒素蓄积会抑制消化功能,出现恶心呕吐、口中有氨味等症状。这与胃肠黏膜水肿、代谢性酸中毒有关,可能伴随体重下降。需检测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采用低蛋白饮食配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必要时开始透析准备。
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滥用止痛药等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出现持续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时及时就诊肾内科。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饮食注意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原则,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