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角膜溃疡眼睛一直发红可通过抗真菌药物治疗、眼部清洁护理、避免揉眼、佩戴防护眼镜、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通常由真菌感染、眼部外伤、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角膜接触镜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1、抗真菌药物治疗
真菌性角膜溃疡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控制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那他霉素滴眼液、氟康唑滴眼液、伏立康唑眼用凝胶。这些药物能直接抑制或杀灭角膜中的真菌,减轻炎症反应。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增减药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眼部刺激感或短暂视力模糊,若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复诊。
2、眼部清洁护理
每日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清洁液冲洗结膜囊,清除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冲洗时保持头部后仰,动作轻柔避免压迫眼球。清洁后使用一次性无菌棉签擦拭眼睑边缘,防止二次感染。注意保持毛巾、枕套等个人用品清洁,高温消毒后单独使用。
3、避免揉眼
揉眼会加重角膜损伤并增加细菌混合感染风险。若出现瘙痒或异物感应闭眼休息,可用冷藏后的无菌人工泪液湿润眼部。睡眠时可佩戴眼罩防止无意识揉搓。儿童患者家长需修剪孩子指甲并监督其行为,必要时可暂时约束双手。
4、佩戴防护眼镜
外出时佩戴密封式防护眼镜,阻挡风沙、花粉等异物刺激。室内避免强光直射,可拉窗帘或佩戴防紫外线平光镜。游泳、洗澡时使用防水护目镜,防止污水进入眼内。镜片每日用专用清洁剂消毒,避免与他人混用。
5、定期复查
治疗初期每2-3天复查一次角膜恢复情况,后期根据病情调整至每周复查。通过裂隙灯检查评估溃疡深度和愈合进度,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若出现眼痛加剧、分泌物增多或视力骤降等异常,须立即就医。痊愈后仍需每月随访半年,防止复发。
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应保持环境干燥通风,湿度控制在40%-60%抑制真菌滋生。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动物肝脏、胡萝卜等食物促进角膜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治疗期间禁止佩戴隐形眼镜,痊愈后需更换新镜片。注意用眼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眼药水或化妆品,接触宠物后及时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