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夜间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晨起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睡眠呼吸暂停通常由上气道阻塞、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肥胖、鼻咽部结构异常、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口腔矫治器、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夜间打鼾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常出现响亮且不规则的打鼾,鼾声可能突然中断伴随呼吸暂停。这与上气道肌肉松弛导致气道狭窄有关,常见于肥胖或扁桃体肥大者。患者可能因反复缺氧出现夜间憋醒,伴有翻身或肢体抽动。医生可能建议减重或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设备,如瑞思迈呼吸机。严重者可考虑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2、呼吸暂停
睡眠中反复出现10秒以上的呼吸停止,每晚可达数十次至数百次。中枢型患者表现为胸腹运动消失,阻塞型则可见胸腹矛盾运动。这种情况与脑干呼吸中枢功能异常或舌根后坠有关,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多导睡眠监测可确诊,治疗包括使用乙酰唑胺片改善中枢调节,或佩戴下颌前移矫治器扩大气道空间。
3、白天嗜睡
患者常出现不可控制的日间困倦,在安静环境下易入睡,影响工作驾驶安全。这与夜间频繁微觉醒导致睡眠碎片化有关,严重者可能发生认知功能下降。Epworth嗜睡量表评估可量化症状,医生可能开具莫达非尼片改善警觉性,同时需配合气道正压治疗解决根本病因。
4、晨起头痛
约半数患者觉醒时出现前额或全头胀痛,与睡眠中二氧化碳蓄积引起脑血管扩张有关。头痛多在1-2小时内自行缓解,可能伴随口干咽痛。建议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临时缓解症状,但需同步治疗原发病。侧卧睡姿可减轻症状。
5、注意力不集中
长期缺氧导致大脑前额叶功能受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和情绪波动。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多动或学习成绩下滑。可通过神经心理学评估确认,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脑循环,配合氧疗可逐步恢复认知功能。
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控制体重,避免睡前饮酒和使用镇静药物。建议采用侧卧位睡眠,保持卧室空气流通。定期清洁鼻腔,使用加湿器维持呼吸道湿润。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监测基础疾病。出现驾车时频繁瞌睡或配偶观察到长时间呼吸暂停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或睡眠专科就诊,完善多导睡眠图检查明确分型和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