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牙后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进食过硬食物、定期复查、观察不适症状四个事项。补牙材料完全固化需要时间,不当护理可能导致材料脱落或继发龋齿。
1、保持口腔卫生
补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防止材料未完全固化时被冲刷脱落。24小时后需使用软毛牙刷清洁患牙及邻面,配合牙线清除食物残渣。含氟牙膏有助于增强牙体抗龋能力,但避免用力横向刷牙。餐后漱口可选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漱口水,减少细菌滋生。若补牙涉及牙龈边缘,清洁时需轻柔避免刺激软组织。
2、避免进食过硬食物
复合树脂材料完全硬化需24-48小时,银汞合金则需更长时间。补牙后一周内禁食坚果、冰块、硬糖等坚硬食物,防止补料崩裂。温度过高或过低的食物可能引发牙髓敏感,建议选择常温流质或软质饮食。前牙修复者应避免直接用修复牙啃咬苹果等大块食物,可采用切小块后咀嚼的方式。
3、定期复查
建议补牙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复查,通过探诊和咬合纸检查修复体边缘密合度。长期未复查可能导致微渗漏引发继发龋,或修复体磨损未及时处理。儿童补牙后更需每3-6个月检查,乳牙龋坏进展较快且患儿感知迟钝。出现修复体脱落、边缘发黑、持续冷热敏感等情况应立即复诊。
4、观察不适症状
轻微咬合不适通常1-3天可自行缓解,若持续超过1周需调整修复体高度。冷热敏感现象多数2周内消退,长期存在可能提示牙髓病变。发现补牙区牙龈肿胀、自发疼痛或夜间痛,需排查是否并发牙髓炎。过敏体质者出现口腔黏膜皮疹需警惕材料过敏反应,应及时更换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材料。
补牙后2小时内禁食禁饮以保证材料充分固化,日常饮食增加牛奶、奶酪等富含钙质食物促进牙体再矿化。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材料性能,使用冲牙器时可避开修复体周围。睡眠时若有磨牙习惯应佩戴咬合垫,剧烈运动时注意防护避免外伤性折裂。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联系主治医师,不可自行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