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女性可能会得百日咳,通常与免疫力下降、接触感染者或疫苗接种失效有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1、免疫力下降
哺乳期女性因分娩消耗和哺乳需求,体内营养储备可能不足,导致免疫功能暂时性降低。此时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百日咳杆菌易通过飞沫传播侵入机体。建议家长注意产妇饮食均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口服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
2、密切接触感染者
家庭成员或护理人员中的百日咳患者是主要传染源。该病潜伏期7-10天,患者在卡他期传染性最强。哺乳期女性与感染者共处密闭空间时,可能吸入含菌气溶胶。家长需对咳嗽超过2周的接触者进行隔离,照料婴儿前应规范佩戴口罩,环境可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3、疫苗保护力衰退
无百日咳疫苗加强接种史的女性,体内抗体水平可能随时间下降。我国婴幼儿接种的百白破疫苗对成人保护期约5-10年,部分哺乳期女性抗体已低于保护阈值。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克拉霉素缓释片等大环内酯类药物,配合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缓解咳嗽。
4、合并呼吸道疾病
哺乳期若合并流感、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感染,会破坏气道纤毛清除功能,增加百日咳杆菌定植风险。典型表现为阵咳后高调鸡鸣样回声,夜间发作加重。可配合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禁用可待因类镇咳药以免影响泌乳。
5、母婴垂直传播
新生儿可通过胎盘获得母体抗体,但保护作用有限。未完成基础免疫的婴儿患病后症状较重,可能出现发绀、窒息等危险情况。哺乳期母亲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继续母乳喂养时需佩戴口罩并严格手部消毒。
哺乳期出现持续咳嗽需及时排查百日咳,确诊后应避免与婴儿面对面接触。保持居室通风干燥,每日开窗2-3次,每次30分钟。咳嗽发作时选择侧卧位,用纸巾遮掩口鼻。饮食宜清淡温软,多饮梨汁、罗汉果茶等润肺饮品,忌食辛辣刺激食物。按计划完成百白破疫苗加强接种是重要预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