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胃疼,不能拖!趁早做胃镜检查,这7种胃病难“逃脱”!
发布于 2025/06/26 20:08
发布于 2025/06/26 20:08
胃部不适就像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但很多人却习惯性选择"忍一忍"。殊不知,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可能让潜在的健康隐患悄然生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胃镜检查不该被拖延,以及它能帮我们揪出的那些"隐形胃病"。
1、直观观察胃部状况
胃镜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状态,这是其他检查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通过高清摄像头,医生能发现毫米级的微小病变。
2、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许多胃部疾病在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胃镜可以发现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为治疗争取黄金时间。
3、同时完成诊断和治疗
胃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同时进行活检取样、息肉切除等操作,实现"检查+治疗"一步到位。
1、慢性胃炎
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可能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表现。胃镜能准确判断炎症程度和范围。
2、胃溃疡
圆形或椭圆形的黏膜缺损,边缘整齐,底部常有白色苔膜。胃镜可以评估溃疡大小、深度及出血风险。
3、十二指肠溃疡
多发生在球部前壁,胃镜能清晰显示溃疡形态,同时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4、胃息肉
胃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通过胃镜可以判断息肉性质,并在检查时直接切除。
5、反流性食管炎
胃镜下可见食管下端黏膜充血、糜烂,严重者可出现溃疡和狭窄。
6、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变薄,腺体减少,胃镜能观察到黏膜色泽改变和血管网显露。
7、早期胃癌
表现为黏膜轻微隆起或凹陷,色泽改变,表面结构异常。胃镜结合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
1、反复上腹痛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特别是餐后加重或夜间痛醒的情况。
2、不明原因消瘦
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
3、吞咽困难
进食时有梗阻感,食物通过食管速度变慢。
4、呕血或黑便
呕吐物中带血,或排出黑色柏油样大便,提示可能存在上消化道出血。
5、长期胃灼热
胸骨后烧灼感反复发作,抗酸药效果不佳。
6、贫血查因
找不到原因的缺铁性贫血,可能是慢性消化道失血导致。
1、检查过程很难受吗?
现代胃镜管径更细,配合咽喉麻醉,多数人仅会有轻度不适感。可以选择无痛胃镜,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
2、需要多长时间?
普通胃镜检查约5-10分钟,如需活检或治疗会适当延长。无痛胃镜因包含麻醉时间,全程约20-30分钟。
3、检查前要做哪些准备?
需空腹8小时以上,检查前4小时禁水。长期服药者需提前咨询医生。
4、多久复查一次?
普通人群若无异常可3-5年复查,高危人群或有癌前病变者需遵医嘱定期随访。
1、规律饮食
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
2、控制刺激性食物
减少辛辣、过酸、油炸食品摄入,戒烟限酒。
3、管理压力情绪
长期紧张焦虑会影响胃酸分泌,适当运动有助于缓解压力。
4、注意药物使用
某些消炎药可能损伤胃黏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胃黏膜保护剂。
5、保持口腔卫生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口腔传播,认真刷牙、定期洁牙很重要。
胃部健康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当身体发出警.告信号时,及时就医检查才是明智之举。胃镜作为胃部疾病的"侦察兵",能帮助我们及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记住,对待胃病,预防胜于治疗,检查优于猜测。别让犹豫成为健康的绊脚石,今天的检查可能就是明天健康的保障。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