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看似能让身体得到休息,实则暗藏健康隐患。就像长期停驶的汽车会出现零件生锈一样,人体的肌肉、关节和内脏功能也会因为缺乏活动而"生锈"。特别是需要卧床超过两周的患者,某些并发症可能悄悄找上门来。
一、最需要警惕的四大并发症
1、可怕的肌肉萎缩
卧床一周肌肉量可能减少10%-15%,特别是下肢肌肉流失最快。每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能有效延缓肌肉退化,家属可以帮助患者做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等简单动作。
2、恼人的压疮问题
长期受压部位容易出现皮肤破损,骶尾部、足跟、肘部是高发区。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特殊减压床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关键。注意观察皮肤是否发红发热,这可能是压疮的前兆。
3、危险的肺部感染
卧床使痰液不易排出,容易引发坠积性肺炎。每天做深呼吸训练,轻拍背部帮助排痰很重要。可以准备一个呼吸训练器,通过吹气球等方式锻炼肺功能。
4、烦人的便秘问题
肠道蠕动减慢导致排便困难,建议每天顺时针按摩腹部,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ml,必要时可咨询医生使用缓泻剂。
二、科学护理的五个要点
1、体位管理有讲究
床头抬高30度能减少胃食管反流风险,侧卧位时在两膝间垫枕头能减轻关节压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变换体位很重要。
2、营养补充要全面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加速肌肉流失,建议每天保证1.2-1.5g/kg体重的优质蛋白。维生素D和钙质也要充足,必要时可进行营养评估。
3、心理关怀不可少
长期卧床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家人要多陪伴聊天,适当进行娱乐活动。可以准备一些简单的认知训练游戏,保持大脑活跃度。
4、康复训练要及早
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床上运动训练。从简单的抬腿、握拳开始,逐步增加活动量,为日后下床活动做准备。
5、环境安全需注意
床边安装护栏防止坠床,地面保持干燥防滑。呼叫铃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夜间保留小夜灯照明。
三、家属必须掌握的三项技能
1、正确翻身技巧
采用"三步翻身法":先将患者双腿屈曲,一手扶肩一手扶髋,同步翻转身体。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拽造成皮肤摩擦。
2、床上擦浴方法
水温控制在40℃左右,按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清洁。特别注意皮肤皱褶处的清洁,洗后及时擦干并涂抹润肤霜。
3、体位转移要领
从卧位到坐位要分步进行,先摇高床头适应,再慢慢扶起。下床前先坐床边适应几分钟,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卧床不是静止的代名词,而是另一种形式的"运动"。通过科学护理和早期康复介入,完全可以将并发症风险降到最低。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现在就开始为卧床的家人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