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重这件事,现代医学可能觉得玄乎,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那种浑身不得劲的感觉。早上起床像被灌了铅,头发油得能炒菜,舌头上的齿痕比身份证还明显……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身体该"除湿"了!
一、湿气重的四个典型信号
1、起床像被封印
明明睡了8小时,醒来却像通宵加班。眼皮沉重睁不开,脑袋昏沉像裹了湿毛巾,这种"睡不醒"的状态持续到中午。
2、皮肤总在"出油"
额头和鼻翼的油光能当镜子照,后背莫名长湿疹。护肤品吸收不进去,化妆两小时脱妆五分钟。
3、舌头有锯齿边
对着镜子伸出舌头,边缘出现明显齿痕。舌苔又厚又腻,刷完牙还是有异味,喝再多水也解不了渴。
4、大便黏马桶
冲水时总要回头确认是否冲干净,纸巾用量明显增加。肚子总是咕噜叫却排不干.净,偶尔还会出现"里急后重"的感觉。
二、湿气从哪来?
1、饮食不当惹的祸
每天一杯冰奶茶,外卖必点重口味。水果当饭吃,冰箱里拿出的食物直接入口,这些都在悄悄喂养湿气。
2、环境潮湿是帮凶
住在低楼层或沿海城市,洗完头不爱吹干,健身出汗后不及时更换衣物。梅雨季衣服晾不干也要硬穿。
3、熬夜透支脾功能
晚上追剧到凌晨,早上靠咖啡续命。脾脏就像被泡发的海绵,运化水湿的能力越来越差。
三、三步赶走顽固湿气
1、饮食调整有讲究
把早餐的冰酸奶换成小米南瓜粥,下午茶的奶茶换成赤小豆薏米水。炒菜时随手扔几片生姜,蒸鱼时铺层陈皮。
2、生活习惯要改变
晚上11点前关掉手机,睡前用艾草泡脚10分钟。阴雨天开空调除湿模式,运动后立即擦干换衣服。
3、简单动作助排湿
每天早晨梳头100下,午休时拍打大腿内侧的肝经。工作间隙做"八段锦"里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
四、这些误区要避开
1、不是所有豆类都祛湿
绿豆汤确实解暑,但体质虚寒的人越喝湿气越重。改喝炒过的薏米水更适合大多数人。
2、出汗不等于排湿
汗蒸房里大汗淋漓反而伤津液。真正有效的排湿是微微出汗,比如快走或瑜伽后的状态。
3、祛湿不能急于求成
连续喝一周红豆薏米水就指望瘦五斤?湿气是常年累积的,调理需要给身体三个月周期。
那些总说"湿气是伪科学"的人,可能从没体会过午后犯困到灵魂出窍的滋味。其实调理湿气就像收拾乱糟糟的房间,只要找对方法,身体自然会恢复清爽通透。从明天开始,试着把冰饮换成温水,你会发现改变没有想象中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