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血压异常、意识改变、尿量减少等。该综合征通常由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因素引发,需立即就医干预。
1、呼吸急促
患儿可能出现呼吸频率显著增快,伴随鼻翼扇动或三凹征,提示肺部氧合功能障碍。早期可表现为代偿性过度通气,后期可能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通过血气分析及胸部影像学评估,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支持。
2、心率增快
心血管系统受累时常见窦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同龄正常值上限,可能与循环血量不足、心肌抑制因子释放有关。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功能衰竭,需持续心电监护并监测中心静脉压。
3、血压异常
早期表现为代偿性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波动反映血管张力失调和微循环障碍,是判断休克分期的重要指标。
4、意识改变
神经系统症状从烦躁不安逐渐发展为嗜睡、昏迷,与脑灌注不足、代谢紊乱或毒素积累相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可用于量化评估,需警惕颅内压增高风险。
5、尿量减少
肾功能受损时尿量少于0.5ml/kg/h,可能伴随血肌酐升高。肾前性因素与肾脏灌注不足有关,肾性因素则提示急性肾小管坏死,需区分病因并调整液体管理策略。
家长发现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应立即送医,治疗期间需配合医生监测生命体征,维持适宜室温,避免交叉感染。恢复期提供易消化高蛋白饮食,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随访评估器官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