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死亡,但可能因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危害包括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损伤、营养不良及心血管事件等。
1、感染风险
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尿中丢失大量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分,同时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会进一步抑制免疫功能,易发生细菌性肺炎、自发性腹膜炎、蜂窝织炎等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严重感染可诱发脓毒症。需定期监测体温、血常规,出现发热时及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
2、血栓形成
血液高凝状态是肾病综合征的特征性改变,与抗凝血酶Ⅲ丢失、纤维蛋白原升高有关。肾静脉血栓表现为突发腰痛、血尿,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见肢体肿胀,肺栓塞可导致猝死。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确诊后需用华法林钠片抗凝治疗至少半年。
3、急性肾衰竭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可致肾前性氮质血症,严重水肿时肾间质压力增高也会影响肾功能。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需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注射液利尿,必要时行血液透析治疗。膜性肾病还可能因新月体形成进展为急进性肾炎。
4、代谢紊乱
长期蛋白丢失会引起肌肉萎缩、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低蛋白血症导致药物结合率下降影响疗效。需补充复方α-酮酸片纠正负氮平衡,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水肿,同时监测血钙预防骨质疏松。高脂血症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需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
5、心血管并发症
容量负荷过重可诱发急性左心衰,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痰。长期高血压、高脂血症会增加心肌梗死风险。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首选缬沙坦胶囊等ARB类药物,既能降压又可减少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患者需每日监测体重、尿量变化,记录24小时尿蛋白定量。饮食应保证每日0.8-1.0g/k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血栓脱落,注意口腔及会阴清洁预防感染。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骨密度,补充碳酸钙D3片预防骨质疏松。出现持续头痛、胸闷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