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咳嗽、食欲减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心力衰竭可能是心肌病变、心脏负荷过重、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常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可能与肺淤血有关,肺淤血会导致肺泡换气功能障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等利尿剂减轻肺淤血,或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2、乏力水肿
心力衰竭患者因心排血量减少,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常感到疲乏无力。体循环淤血会导致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水肿多从身体低垂部位开始,与钠水潴留和静脉压升高有关。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螺内酯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药物,同时监测体重变化。
3、心悸咳嗽
心力衰竭患者因心脏扩大和心肌收缩力减弱,易出现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症状。肺淤血刺激支气管黏膜可引起持续性干咳,尤其在平卧时加重。咳嗽可能与左心衰竭导致的肺静脉高压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盐酸胺碘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咳嗽严重时可使用磷酸可待因片缓解症状。
4、食欲减退
心力衰竭引起的胃肠道淤血会导致消化功能下降,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长期食欲减退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加重心力衰竭病情。这种情况与内脏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有关。患者应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方式,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胰酶肠溶胶囊等助消化药物。
5、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这是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患者在夜间睡眠中突然因胸闷气促而惊醒,需坐起才能缓解。这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有关。发作时可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患者应遵医嘱长期使用硝酸异山梨酯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控制液体摄入量。
心力衰竭患者日常应注意监测体重变化,限制每日液体和钠盐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但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心功能。如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应立即就医。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疫苗接种可降低感染风险。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