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3-5天,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等方式缓解。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或细菌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发热多为自限性,体温多在3天内逐渐下降。期间可采用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物理方式帮助散热,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细菌性感染引起的发热可能持续更久,需通过血常规等检查确认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持续高热超过5天或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情况时,提示可能存在肺炎等并发症。婴幼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发热易引发惊厥,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老年患者或慢性病患者出现反复低热时,需排查结核等特殊感染。退热期间应避免捂汗,室内保持22-24摄氏度适宜温度,发热每升高1摄氏度需增加水分摄入200毫升。恢复期仍要注意保暖,暂时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