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和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慢性肾脏疾病,病程较长,病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1、蛋白尿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排出,形成蛋白尿。轻度蛋白尿可能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尿液泡沫增多。长期大量蛋白尿会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全身水肿、营养不良等症状。蛋白尿的程度与肾小球损伤程度相关,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明确诊断。
2、血尿
血尿表现为尿液中出现红细胞,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尿液颜色通常无明显改变,仅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血尿的发生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有关,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排尿不适感。持续性血尿提示肾脏炎症活动,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
3、水肿
水肿多从眼睑和面部开始,逐渐发展至下肢和全身。水肿的发生与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以及水钠潴留有关。轻者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活动后减轻;重者可出现全身性水肿,甚至胸腔积液、腹水。水肿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需要限制钠盐摄入并使用利尿剂治疗。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建议适量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若出现明显水肿、血压升高或尿量减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延缓肾功能恶化进程。同时要注意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