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

发布于 2025/07/02 19:55

骨质疏松症患者可通过调整居家环境、使用辅助工具、规律运动、药物管理和定期监测骨密度预防跌倒。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降低,骨骼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可能导致骨折,需采取综合措施降低跌倒风险。

1、调整居家环境

移除地面杂物和松动地毯,保持通道畅通。浴室铺设防滑垫,安装扶手和坐便器增高器。改善室内照明,避免昏暗环境。家具边角加装防撞条,减少磕碰风险。夜间在床边放置便携式夜灯,避免摸黑行走。

2、使用辅助工具

行动不便时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增加支撑。选择防滑鞋底的鞋子,避免穿拖鞋或高跟鞋。冬季外出佩戴防滑鞋套,避免冰雪路面滑倒。视力障碍者需佩戴合适眼镜,必要时使用导盲器具。髋部保护器可缓冲跌倒时对骨骼的冲击力。

3、规律运动

进行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骨骼强度。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脚跟行走改善身体稳定性。阻力带练习增加肌肉力量,保护关节和骨骼。避免快速转身或突然改变体位,防止眩晕跌倒。运动时应有家属陪伴或选择安全场地。

4、药物管理

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补充维生素D3滴剂和碳酸钙D3片改善钙吸收。定期复查血钙和骨代谢指标,调整用药方案。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头晕等副作用,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自行服用可能影响平衡感的镇静类药物。

5、定期监测

每1-2年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评估骨质状况。监测身高变化,及时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定期检查视力、听力等感官功能。评估用药情况,减少多重用药导致的跌倒风险。建立跌倒记录,分析原因并改进预防措施。

骨质疏松症患者需长期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膳食补充,每日摄入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钙食物。避免吸烟、过量饮酒等损害骨骼健康的行为。保持适度日晒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家属应协助患者建立安全的生活习惯,共同参与预防跌倒的防护措施。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变矮时,应及时就医排查椎体骨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