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局灶性缺损可分为三型,包括股骨头骨骺滑脱、股骨颈缺损和股骨转子间缺损。
股骨头骨骺滑脱是股骨近端局灶性缺损的一种类型,通常发生在青少年快速生长期,可能与生长板力学负荷异常或内分泌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跛行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股骨头骨骺相对于股骨颈发生移位。早期诊断可通过限制负重或内固定手术干预,避免继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股骨颈缺损多由创伤、骨代谢异常或血供不足导致,表现为股骨颈部分骨质缺失。患者常有髋部隐痛、关节僵硬和活动时疼痛加剧。X线或CT可显示股骨颈骨质不连续或囊性变。治疗需根据缺损程度选择保守观察、植骨修复或人工关节置换,同时需排查骨质疏松等潜在病因。
股骨转子间缺损通常与骨质疏松性骨折、肿瘤或感染相关,特征为大转子与小转子间骨质破坏。临床可见髋部剧烈疼痛、下肢外旋畸形和无法负重。MRI有助于评估软组织受累情况。稳定型骨折可尝试牵引保守治疗,移位明显者需行髓内钉或钢板螺钉固定,合并病理性骨折需处理原发病。
股骨近端局灶性缺损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均衡摄入钙质与维生素D,定期进行低冲击力运动如游泳或骑自行车以维持骨密度。出现持续髋部疼痛或活动受限时需及时就医,通过X线、CT或MRI明确缺损类型与程度,由骨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康复期需遵医嘱循序渐进恢复关节活动度与肌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