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饮食营养和心理疏导三个方面。产后恢复期间可能出现伤口感染、营养失衡或情绪波动等问题,需通过科学护理降低风险。
一、伤口护理
顺产会阴侧切或剖宫产手术切口需每日用碘伏消毒,观察有无红肿渗液。保持会阴干燥,使用产妇专用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排便后建议用温水冲洗。若出现伤口疼痛加剧、发热或异常分泌物,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湿敷或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
二、饮食营养
产后初期宜进食小米粥、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3天后逐步增加瘦肉、鱼肉等优质蛋白。每日需补充500ml牛奶或酸奶,搭配西蓝花、菠菜等深色蔬菜补充铁元素。避免生冷、辛辣及高油脂食物,哺乳期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2500ml。贫血产妇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或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
三、心理疏导
产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情绪低落、焦虑等症状。家属应协助照料新生儿,保证产妇每日6-8小时连续睡眠。鼓励倾诉感受,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若持续两周以上出现失眠、食欲减退或过度自责,需警惕产后抑郁症,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
产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每日可进行10分钟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肌恢复。保持居室通风但避免直吹冷风,每周测量体温2-3次。哺乳前后清洁乳头,出现乳腺肿块或发热需排查乳腺炎。建议产后42天至医院复查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哺乳期用药须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