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膜性肾病的继发原因有哪些?

发布于 2019/05/05 13:45 复禾健康

  膜性肾病(MN)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临床按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MN和继发性MN两大类。前者病因不明,后者因其常伴随一些自身免疫疾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乙型及丙型肝炎的发生,现普遍认为本病存在自身免疫异常。引起膜性肾病的继发原因有:

  1.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舍格伦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强直性脊柱炎和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

  2.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麻风、丝虫病、血吸虫病和疟疾。

  3.药物及毒物:有机金,汞,D-青霉胺,卡托普利和丙磺舒。

  4.肿瘤:肺癌,结肠癌,乳腺癌和淋巴瘤。

  5.其他:结节病、移植肾再发、镰状细胞病和血管淋巴样增生(Kimura病)。但75%的膜性肾病找不到上述原因,即属于原发性膜性肾病。

  虽然目前对原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了解不多,但多数学者同意免疫损伤是其发病的基本机制。认为膜性肾病是一种针对正常肾小球上皮细胞膜上的抗原成分产生的自体抗体介导的肾小球损害,免疫复合物由上皮细胞膜上脱落到基底膜的上皮细胞形成典型的免疫复合物沉着。沉着的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在此产生C5b-9。补体膜攻击复合物引起蛋白尿,病变过程中激活的细胞因子导致基底膜细胞外基质成分改变,引起基底膜增厚,使病变进一步发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