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结膜炎不治疗可能自愈,但存在病情加重的风险。细菌性结膜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异物感等症状。
部分轻症患者可能通过自身免疫力逐渐清除病原体,症状在1-2周内自行缓解。这种情况多见于免疫力较强的成年人,且未合并其他眼部疾病。患者可通过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使用干净毛巾等措施帮助恢复。
若不及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可能发展为角膜炎、睑缘炎等并发症,导致视力下降或慢性炎症。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容易出现病情迁延。部分致病菌如淋球菌引起的结膜炎进展迅速,可能造成角膜穿孔等严重后果。
建议出现眼部红肿、脓性分泌物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原体类型开具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佩戴隐形眼镜,注意个人用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日常需加强手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枕头等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