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和电解质检测等检查。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与肾脏血流不足、肾脏损伤、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
1、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可帮助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异常表现。感染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诱因之一,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医生会根据血常规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或输血支持。
2、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可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等指标,检测尿蛋白、尿糖、尿潜血等项目。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尿比重固定、尿蛋白阳性等异常。尿沉渣镜检发现管型或红细胞有助于判断肾小球或肾小管损伤程度。尿常规异常程度可反映肾脏损伤的严重性。
3、肾功能检查
肾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血肌酐和尿素氮检测,能直接反映肾脏滤过功能。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通常会快速升高。动态监测这两项指标变化可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肾功能检查结果是诊断和分期的重要依据。
4、肾脏超声
肾脏超声检查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肾积水、结石或肿瘤等病变。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出现肾脏肿大或血流减少。超声检查无创、便捷,可帮助鉴别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5、电解质检测
电解质检测包括血钾、血钠、血钙、血磷等项目。急性肾功能衰竭常伴随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严重高钾血症可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定期监测电解质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代谢紊乱,指导临床治疗。
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严格限制水分和钠盐摄入,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观察尿量变化。出现严重水肿、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