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感染一般不会直接引起肾病,但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肾脏疾病。流感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但严重感染或免疫异常时可能通过炎症反应间接影响肾脏功能。
流感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炎症因子可能对肾脏造成一定负担,尤其对于已有慢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毒本身极少直接攻击肾脏组织,但发热、脱水等症状可能导致肾血流减少,出现一过性肾功能异常。多数患者在感染控制后肾功能可恢复正常,无须特殊干预。
少数免疫系统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这与病毒激活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此类情况多见于儿童或存在遗传易感因素的人群,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或水肿,需通过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若流感后出现持续少尿、泡沫尿或下肢浮肿,应及时排查肾脏损伤。
预防流感相关的肾脏损害,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后保证充足饮水并监测尿量变化。已有肾病患者需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发热时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片控制体温。出现肾功能指标异常时,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尿常规、血肌酐等检查,必要时进行免疫抑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