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得老年痴呆的人群主要有高龄老人、有家族遗传史者、长期吸烟饮酒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以及长期孤独社交缺乏者。老年痴呆即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
1、高龄老人
年龄增长是老年痴呆最重要的风险因素,65岁以上人群患病概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神经元自然退化、脑组织萎缩及代谢功能减弱可能导致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块。建议高龄老人定期进行认知功能筛查,保持适度脑力活动如阅读或棋牌游戏。
2、家族遗传史者
携带APOEε4等风险基因的人群患病概率较高,直系亲属患病者风险增加。基因突变可能影响tau蛋白磷酸化过程,导致神经纤维缠结。建议有家族史者40岁后每年进行脑健康体检,可遵医嘱使用多奈哌齐片、美金刚片等胆碱酯酶抑制剂延缓进展。
3、长期吸烟饮酒者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脑部血氧供应。慢性氧化应激可能加速海马体萎缩,临床常见此类患者伴有执行功能障碍。需逐步戒除烟酒习惯,补充维生素E软胶囊等抗氧化剂改善脑微循环。
4、心脑血管疾病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易引发脑小血管病变,长期缺血缺氧可导致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混合发生。这类患者常出现步态异常与情绪波动,需控制原发病,联合使用尼莫地平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改善脑血流药物。
5、孤独社交缺乏者
长期缺乏社交刺激会使大脑突触可塑性降低,抑郁情绪可能增加皮质醇分泌损害记忆中枢。社区研究显示独居老人脑容量下降更快,建议建立规律社交活动,参与团体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必要时使用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干预。
预防老年痴呆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证核桃、深海鱼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的摄入,每周进行3次以上有氧运动。建议高风险人群使用认知训练软件维持脑力活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指标。出现明显记忆力减退或定向障碍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进行脑电图、磁共振等专项检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