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胸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
1、心悸:
心悸是右心室心肌病早期常见症状,患者自觉心跳加快或不规则,尤其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明显。这与右心室心肌结构异常导致电信号传导紊乱有关。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头晕或短暂黑矇,需通过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2、胸闷:
胸闷多发生于疾病进展期,表现为胸骨后压迫感或隐痛,运动后加重。右心室心肌纤维脂肪浸润导致泵血功能下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主要原因。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普通胸痛,需通过心脏超声鉴别。
3、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是典型表现,患者可能出现突发晕厥或意识丧失。右心室心肌被脂肪纤维组织替代后形成异常电传导通路,易引发折返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监测可捕捉发作时的心电特征。
4、心力衰竭:
晚期患者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等右心衰竭体征。右心室收缩功能显著降低导致体循环淤血,可能伴随肝肿大和腹水。心脏磁共振可准确评估右心室扩大程度和心肌纤维化范围。
5、猝死:
部分青年患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多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引发。有家族史或运动后晕厥史者风险更高。基因检测可发现与桥粒蛋白相关的致病突变,植入式心脏除颤器是有效预防手段。
右心室心肌病患者需限制剧烈运动,避免加重心脏负荷。饮食宜低盐低脂,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发现下肢水肿加重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建议直系亲属进行心脏筛查,早期发现家族性病例。病情稳定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需有家属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