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发热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通常由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症状轻重与病毒类型及个体免疫力有关。
1、鼻塞
鼻塞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早期症状,主要由鼻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患者可能感觉鼻腔通气不畅,严重时需张口呼吸。鼻塞可能伴随清水样或黏稠鼻涕,夜间可能加重影响睡眠。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缓解症状,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能出现黄绿色脓涕。
2、流涕
病毒刺激鼻黏膜分泌增多会引起流涕,初期多为清涕,后期可能变稠。频繁擤鼻可能导致鼻周皮肤皲裂。儿童可能出现鼻涕倒流引发咳嗽。保持空气湿润、适当补充水分可稀释分泌物。若持续超过10天需警惕鼻窦炎等并发症。
3、咽痛
咽喉部炎症常表现为吞咽疼痛、干燥或灼热感,检查可见咽后壁充血或淋巴滤泡增生。病毒感染引起的咽痛多呈渐进性发展,可能伴随声音嘶哑。温盐水漱口可缓解不适,剧烈疼痛需排除链球菌感染。儿童可能出现拒食现象,家长需注意补充流质营养。
4、咳嗽
呼吸道受刺激引发的保护性反射,早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咳痰。夜间平卧时迷走神经兴奋可能加重咳嗽。病毒性咳嗽通常具有自限性,但持续超过2周需排查咳嗽变异性哮喘等疾病。蜂蜜水或蒸汽吸入可缓解症状,儿童应避免使用中枢性镇咳药。
5、发热
体温升高是机体免疫应答的表现,病毒性感染多为中低热(37.3-39℃),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发热期需监测体温变化,适当补充电解质。物理降温可选择温水擦浴,退热药物需遵医嘱使用。持续高热不退或伴随意识改变需及时就医。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呼吸频率与血氧变化。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出现气促、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日常加强洗手卫生,流感季节前可接种疫苗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