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可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常用方剂有银翘散、清瘟败毒饮、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犀角地黄汤等。猩红热属于中医“烂喉痧”范畴,多因外感温热疫毒所致,需根据病情轻重及证型选择方药。
1、银翘散
银翘散适用于猩红热初期风热袭表证,表现为发热、咽痛、皮肤泛红疹。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疏风透表。该方可缓解咽喉肿痛,抑制链球菌扩散。需注意服药期间避风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2、清瘟败毒饮
清瘟败毒饮针对热毒炽盛型猩红热,见高热烦躁、疹色紫暗、舌绛等症。石膏、知母清气分实热,黄芩、黄连泻火解毒。临床常用于猩红热伴化脓性扁桃体炎,可配合外敷冰硼散增强疗效。脾胃虚寒者慎用。
3、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主治热毒内蕴证,适用于猩红热伴舌乳头红肿呈杨梅舌。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栀子泻三焦火毒。该方能减轻全身中毒症状,对预防链球菌性肾炎有一定作用。服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泻属正常反应。
4、普济消毒饮
普济消毒饮适合疫毒壅盛型猩红热,见咽喉溃烂、皮疹密布。板蓝根、马勃清热解毒利咽,升麻、柴胡透邪外出。现代研究证实该方可抑制链球菌溶血素活性,减轻皮肤脱屑症状。使用时应保持口腔清洁。
5、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用于热入营血证,见神昏谵语、疹色紫黑。水牛角、生地凉血解毒,丹皮、赤芍活血散瘀。此方对重症猩红热伴中毒性心肌炎有效,现多用水牛角替代犀角。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
中医治疗猩红热强调个体化用药,上述方剂需经医师辨证调整。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皮肤清洁,用淡盐水漱口。饮食宜清淡流质,如藕粉、绿豆汤等,避免过热过硬食物刺激咽喉。恢复期可服用沙参麦冬汤滋阴生津,定期复查尿常规预防肾炎。出现心悸、关节痛等症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