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牙齿需避免七个常见坏习惯,包括咬硬物、横向刷牙、过量摄入甜食、用牙开瓶盖、长期吸烟、忽视口腔清洁、夜间磨牙。牙齿健康与日常习惯密切相关,纠正不良行为可有效预防龋齿、牙周病等口腔问题。
1、咬硬物
频繁用牙齿咬硬物如冰块、坚果壳或笔帽会导致牙釉质磨损甚至牙齿隐裂。牙釉质一旦损伤无法再生,可能引发牙齿敏感或断裂。建议使用专用工具处理坚硬物品,避免直接咬合。若已出现咬合疼痛或冷热敏感,需及时检查是否存在牙体损伤。
2、横向刷牙
横向用力刷牙会磨损牙龈退缩和楔状缺损,尤其使用硬毛牙刷时更严重。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应保持45度角轻柔颤动,清洁牙龈沟的同时保护牙颈部。电动牙刷可选择压力感应型号,避免过度用力。长期横向刷牙者需口腔科评估是否需脱敏治疗或充填修复。
3、过量甜食
高糖饮食为致龋菌提供代谢底物,产酸腐蚀牙釉质形成龋洞。碳酸饮料和黏性糖果危害更大,其酸性成分和持久附着力加速牙齿脱矿。建议控制摄入频率,进食后及时漱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儿童尤其需家长监督建立限糖饮食习惯。
4、用牙开瓶盖
牙齿作为咀嚼器官而非工具,开瓶盖等行为可能造成牙冠折裂或牙根纵裂。突发性咬合创伤常需根管治疗或全冠修复,严重者导致牙齿拔除。日常生活中应使用开瓶器,已发生牙隐裂者需避免患侧咀嚼,尽快进行牙体修复评估。
5、长期吸烟
烟草中的焦油和尼古丁会抑制牙龈血液循环,导致牙周组织缺血缺氧,增加牙周炎概率。吸烟者牙面色素沉着和口臭更明显,种植牙失败率也更高。戒烟是根本解决方式,同时需加强专业洁牙频率,使用含氟牙膏减缓牙周破坏。
6、忽视口腔清洁
刷牙时间不足、遗漏牙缝清洁会导致菌斑堆积,24小时内未清除的菌斑可能钙化成牙结石。建议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洁邻面,舌苔也需轻刷减少细菌载量。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治,及时清除龈下结石预防牙周袋形成。
7、夜间磨牙
睡眠中无意识的紧咬牙或磨牙会加速牙齿磨损,导致牙本质暴露、颞下颌关节紊乱。压力过大或咬合异常是常见诱因,定制咬合垫可分散咬合力。伴有晨起头痛或面部酸胀者需口腔科检查,必要时进行咬合调整或肌肉放松治疗。
保持牙齿健康需建立系统防护体系: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接受口腔检查和洁治;控制饮食中糖分摄入,避免任何非咀嚼性用牙行为;吸烟者应逐步戒烟,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垫保护。出现牙龈出血、持续口臭或牙齿松动等异常时,应及时就诊排查牙周疾病。儿童从萌出第一颗乳牙开始就应养成正确护齿习惯,家长需监督协助直至孩子掌握独立清洁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