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质疏松腰骨痛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钙剂、适度运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骨质疏松腰骨痛通常由钙质流失、维生素D缺乏、激素水平变化、长期制动、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钙质,适量食用可帮助骨骼维持健康状态。避免高盐饮食和过量饮用咖啡,这些习惯可能加速钙质流失。建议每日均衡摄入蛋白质和矿物质,配合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2、补充钙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乳酸钙颗粒等钙补充剂。钙剂需与维生素D配合使用以提高吸收率,避免与含草酸高的食物同服影响吸收。长期卧床老人需特别注意钙剂补充,防止废用性骨质疏松加重。
3、适度运动
进行低冲击力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可刺激骨形成。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密度。水中运动对关节负担小,适合腰骨痛明显的老人。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风险。
4、物理治疗
热敷可缓解腰部肌肉痉挛和疼痛,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低频脉冲电刺激、超声波等物理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专业康复师指导下的牵引治疗能减轻椎体压力,但严重骨质疏松者需谨慎使用。
5、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雷洛昔芬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这些药物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缓骨量流失。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但需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加重胃肠负担。
骨质疏松老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跌倒,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使用防滑鞋具。卧室和卫生间可安装扶手,降低骨折风险。天气晴朗时适当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需避开强烈日照时段。如出现持续剧烈腰痛或身高明显缩短,应及时就医排除椎体骨折。